吊扇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吊扇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调整农业结构儋州农渔业焕发无限生机-【新闻】肉盘树科

发布时间:2021-04-20 13:32:53 阅读: 来源:吊扇厂家

调整农业结构儋州农渔业焕发无限生机

池内虾蟹肥壮,岸旁鹅鸭嬉闹,山坡上蕉林层层,田野里瓜菜青青……近年来,大刀阔斧的结构调整,不断做强优势产业,使儋州充满了无限生机,到处溢彩流金,局面焕然一新。

??? 产业新优势构建经济区域新布局

长期以来,儋州农民靠天吃饭,为解决温饱问题奔苦。

十年前,市四套班子领导通过调查发现,正是“紧抓粮食不放松”这一传统观念束缚了大家的手脚。为冲破“以粮为纲”的“紧箍咒”,全市干部群众先后到省内外参观,边看边议边找差距。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优势产业发展战略,即“围绕建设中等城市,把儋州建成琼西经济文化中心这一目标,大力实施优势产业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外向带动战略、城镇化战略,突出结构调整、招商引资、优化环境、科技创新四项工作重点”。很显然,农业的基础地位在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在巩固粮食、甘蔗等原有支柱产业的同时,以市场为导向,调优、调精、调高,遵循“什么赚钱就种什么”的原则,按照“一个中心,两个转变”的思路,即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实现农产品从数量提高向质量提高转变,从一般性增长向竞争性增长转变,围绕市场需求,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产业化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内部种养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积极引导农民发展无公害瓜菜、良种甘蔗、热带水果、经济林木、花卉等经济作物,积极发展优良品种,努力提高单产,实行集约经营;大力发展以山羊、家禽为主的畜牧业。“南部果、中部菜、沿海鱼、北部牧”就是区域经济新布局的基本概括。在我市南部地区调减高架田、低产单造稻田6万亩,调减低产甘蔗2万亩,发展香蕉、菠萝等热带高效水果和甜竹笋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出口创汇农业以及花卉、草坪园林等新兴产业,建立起优势产品、外向型商品生产基地;在中部地区调减粮蔗约10多万亩,重点发展反季节瓜菜、香蕉等;在北部及西部较干旱地区和沿海地区,适当调减粮蔗面积约6万亩,发展经济林、椰林和牧草,加快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水陆养殖业和滴灌、喷灌等节水农业的发展。“十五”计划期间,我市将在适当调整粮食和稳定甘蔗橡胶等种植面积、提高科技含量的基础上,按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要求,发展香蕉等水果15万亩、冬季瓜菜20万亩以及建立一批南药、竹子、花卉等种植基地,逐步形成优势产业带和产业区。1993年,全市粮食总产量20.6万吨、糖蔗产量96.5万吨、瓜菜10.4万吨、干胶2.91万吨、水果1.2万吨,而2002年粮食为71.6万吨、糖蔗产量120万吨、瓜菜28万吨、干胶7万吨、水果8万吨。

与此同时,渔业等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市具有全省最长的海岸线,海洋资源充足,沿海地区捕捞经济丰富,但由于长期投入不足,海洋经济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1992年,全市水产品总量只有64万吨。我们在加快发展海洋经济,正着重抓三个开发层次:滨海经济带——发挥港口、交通枢纽优势,以白马井渔港为中心,大力发展海产品加工业、港口物流业、滨海旅游业、边境贸易,把白马井建成国家级中心渔港;浅海滩涂开发带——以海头—排浦—木棠—峨蔓—光村一线的浅海滩涂养殖为重点,建设高位池,改造低位池,扩大浅海养殖规模,优化品种结构,实施生态养殖,打造精品,提高市场竞争力;深海远洋产业带——以开发中深外海渔场为重点,鼓励扶持渔民造大船,组建远洋捕捞船队,大胆引进内地渔船,提高捕捞总量。通过努力,到了2002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25.3万吨,产值22.46亿元,其中海洋捕捞产量19.6万吨,产值16.2亿元,海水养殖产量2.5万吨,产值3.6亿元。

??新主角登上大舞台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我市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时也曾有过波折。刚开始,有些农民有顾虑不愿调整,乡镇为完成任务目标,用行政干预的手段迫使农民调整,结果却引起了少数农民的不满。

有了经验教训,广大干部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真正成为群众发家致富的引路人,就不能靠单纯的行政指令,必须从各地实际出发,区别对待,梯度推进,把一般号召和具体指导结合起来,推动全局工作。需要在“一看二干三服务”中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看”就是通过赴外参观、考察,使农民看到调整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促使农民转变观念。“干”就是各级领导干部抓示范样板,带动农民调整产业结构。“服务”就是做好调整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工作,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为解决水利等生产基础设施问题,1999年12月以来,我市筹措资金1亿多元,对黄泥沟、黄沙支渠、东成支渠等水利设施进行大规模建设,对东光坡、福禾洋、南英洋和永光洋等约5万亩田洋进行综合整治……水利设施的改善,极大地促进了我市农业的发展,很多不毛之地变成了绿洲。

计划经济下只抓生产,不重视流通。为解决结构调整中“卖难”这一瓶颈问题,我市各级干部自觉进行角色转换,把“抓流通”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明确提出乡镇必须有近1/3的懂管理、会经营的干部抓流通,同时积极组建以龙头企业老板为牵头人,******服务公司、供销合作社、渔业协会、瓜菜协会、农民经纪人、营销大户等多种主体单位、行业、中介机构共同参与的农产品营销队伍,为农民提供产运销信息,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真正让农民吃上了“定心丸”。通过抓流通,搞运销,粤西南菜北调有限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与魏秀桃等一批专业大户、农民经纪人产销、加工、运输队伍逐渐成长起来。据统计,目前我市农民经纪人、产销专业大户已超过1000多人。

“农”字号企业不仅带动了农民发家致富,还带旺了当地的配套加工业、服务业,拉长了大农业的产业链。在那大洛基落户的海南华顿公司,一开始就与农民结成了利益共同体。2000年,该公司把租用三八坡种植的1370亩香蕉返包给农民进行管理,每个农民管理15亩,除租地佣金外,还可拿到250元基本工资,再按产量提成进行分配,农民的利益不因市场风险而受到一丝损害。由于企业以带动农民发家致富为己任,如今在洛基,香蕉产业已形成气候,总面积超过3000亩。采取类似投入和分配形式进行种植香蕉的南丰、王五、雅星等镇香蕉的种植面积也达数千亩的规模。

“农”字号龙头企业也极大地带动了农业优势产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泰宝公司在香蕉采收、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等环节上,解决了约200个劳力的就业;“粤西”公司日使用劳力曾超过500人次;珠联冷冻厂一次性就使用车间员工近700人。由日本ITK株式会社和市开发投资公司合资,总投资为1800万元的中日合资企业“福东海”,自1993年投产至今,一直致力于竹笋产品的系列开发,目前已有笋片、笋条、笋丝、笋精、笋丁、整笋等外形不一、包装各异的10多种竹笋产品,全部出口日本,年创汇达80万美元以上,成了展示儋州形象的一个窗口。在稳步持续开发拳头产品的同时,“福东海”利用现代化的设备和先进的管理,注入新的技术,加工淮山、大薯、胡椒、果酱、干燥脱水瓜菜等系列延伸产品。“福东海”还与另一家日资企业合作,投入300万元开发腌制品用具。如今,“福东海”已成了我市竹产业的“龙头”。

龙头企业在前面领跑,农民在后面跟着,“农”字号龙头企业在求得自己发展的同时,也给农民带来了诸多实惠,使他们的荷包鼓了,农民心里乐了,脸上绽开了“花朵”,到了2002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2646元,是1993年的2.2倍。?

天津地铁7号线

一带一路国家

地铁

五七干校